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年 / 青年生态 / 正文

韩德强:虚荣攀比让“和谐社会”遥遥无期

2014-05-20 20:30:01 作者: 韩德强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今天的社会中,太多的人活在“他人的羡慕中”,活在“虚荣和体面的假象”中。自我在哪儿?真我在哪儿?诸如“大兴惨案”等一系列的事情,无不在印证着,富足的生活假象并不能掩盖生活中难以很好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忧虑,消除不了违背了原则而产生的惧怕,挽回不了各种违背人伦纲常的悲剧……正是这些攀比,这些虚荣,让人们穿上了皇帝的新装,让我们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大和谐”遥遥无期。

同学:其实我看之前毛泽东时代的那样一种农村生活,包括我们生活中,和做过一些国企调查,当时的人的生活积极性是比较高的。但现在为什么人们追求那种体面,那种体面的根本来源是什么?

韩老师:体面的来源是攀比呀。

这一攀比,比如说,攀比椅子,攀比桌子,攀比帽子,是吧,攀比服装,就总之吧,哪个花钱贵,哪个就显得有身份。葛优的那个《甲方乙方》不是讲吗,不买最好,只买最贵,就是这个逻辑。那么毛泽东时代呢就有另一种攀比。我是那个时代过来的,我们做小学生的时候,我们攀比什么,我们攀比看谁穿得朴素,看谁身上的衣服补丁多,是这种攀比法。我记得我们这个班里头有个同学啊,他们家条件比较好,有一天穿了一双皮鞋,锃光瓦亮,来了之后大伙一通嘲笑,他再也不敢穿了。然后说劳动最光荣,我们就劳动去吧,我们攀比劳动,看谁快,看谁积极,看谁干活质量还好,割稻子割得整齐。这一攀比,我们就有了自信啦,有了自豪啦,这不挺好嘛,是吧。这也是攀比,比学赶帮超,指的是这个。

同学:韩老师,我感觉您刚才说的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要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那种状态。但按照马克思主义那套观点,要等社会生产力极度富有,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实现这种社会。您是怎么看生产力极度富有与现在我们的这种现象?

韩老师:诸位,一定要搞清楚啊,回到160年以前,1848年,马克思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他压根不敢想象未来会有飞机,未来会有汽车,未来会有高速列车,更不会想到,未来会有手机,知道吗,那是一个电报的时代。1848年,电报线刚刚开始架设。马克思心目当中物质极大丰富,恐怕是有饭吃就差不多了,因为当时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他是参考了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调查报告》。那英国工人阶级是个什么状况呢?一天劳动18小时,吃的猪狗不如。工人阶级一集会就是“面包面包面包”。现在我们工人集会就不是面包了,是“福利福利福利,养老金养老金养老金”。现在哪个工人为面包去?面包早有吃的了。

所以今天160年之后,跟160年之前相比,我们的物质极大丰富程度远远的超过马克思当年的想象,你们同意吗?可是现在你们觉得物质极大丰富了吗?没有,你们会觉得一无所有。我这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啥没有,是吧,觉得很贫乏。为什么?是攀比出来的贫乏,真要说吃饭穿衣,我们已经足够富有,对吧。别说是这个城里头的工人或者说知识分子了,就是定兴县的农民,其实就“吃饭穿衣”的意义上也足够富有。一个月挣1500块钱,在当地怎么花?花不了,明白吗。可是攀比之下显得没钱,是吧。你看我们现在也成了定兴的农民,吃饭穿衣,你看,我们真花不了钱。一个月发的生活费就买个牙膏牙刷,你说能花出去吗?剩下的住,集体宿舍,吃,大家都已经尝到了,还有机蔬菜呢,是吧。所以真不见得能花得了多少钱。

所以物质极大丰富早就实现了。但现在为什么人们还愤愤不平呢,因为财富分配极大地不公,诸位同意吧,劳动者常常劳无所获,有些人常常是不劳而获一夜暴富,是这个东西让我们社会不公,让人心黑暗。当我们不去做这种攀比之后,我们自然就阳光起来。所以老有人威胁我们说,那你要是这样做没饭吃,我说我这个饭怎么吃得挺好的,还吃着你吃不到的有机蔬菜呢。

责任编辑:齐鲁青
来源: 大学网
相关推荐: 谐社会韩德强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