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年 / 青年生态 / 正文

大学生就业再遇“最艰难一年”

2014-07-16 15:45:02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103287945

资料图: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咨询。

踏入七月,新一批的毕业生将要离开校园走进社会。就内地大专院校毕业生数据来看,今年的高校毕业人数再创历年新高,较2013年的699万更增28万,高达727万人。

香港《南华早报》7月7日载文《毕业生就业最艰难一年》,文章说,每逢这个时节,最热闹不过的场所非各类招聘会莫属了。刚毕业的同学定会把握每个机会,先来一番激烈的抢工作大战。可是,在这有限的市场需求里又如何容纳如此庞大数目的待业大学生呢?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2010年大学生失业率为12%,2011年上升至17.5%。在今年毕业人数创新高的艰难年,相信就业情况更严峻。

很多人都把内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归咎于大专院校的大量招生。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学历已变得不值钱。用人单位亦相应把学历要求大幅提升,即使是招“淘粪工”也开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要求,却仍吸引过千名大学生争夺几个空缺位。大量大学生拥向市场,致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素质问题受关注,其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等问题亦随之产生。毕业后,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辛苦考上大学,又不愿选择如蓝领般吃力的工作,结果“高不成,低不就”,唯有回家变成“啃老族”的一分子。

“毕业即失业”,听起来很悲伤,却似乎已成了每年众多毕业生的最大困扰。有限的就业市场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大学生。他们的择业标准很多都过于理想化,就业定位过高,这样的就业预期与市场需求大不相符。东部省城发达区仍是大学生毕业后的理想发展地,他们嫌弃也不想走到工作机会更多、高层次人才更缺乏的内陆县乡或二三线城市工作。

除了学生期望与市场需求不符外,就业市场的供求差距也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大学课程与现实社会的脱节。中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会扎堆投资当时受欢迎的事物,教育也不例外。热门的行业会相应增加大量的有关学位,同学亦一窝蜂报读,结果造成有关行业人才过剩,毕业生学无所用之余亦加剧失业问题。观乎今天的状况,政府更应改革人才培训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他们常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突破,宁愿安安稳稳当个打工者。所以政府应积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例如举办创业教育课程,加强教育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有限的就业市场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政府要治标亦要治本。控制适量的大学学位供应是必需的,不能一直大幅增加,否则学位本身的意义就失去,问题亦只会更严重。

责任编辑:茶青
来源: 中评网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4年12月28日 ~2014年12月28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科资源大厦南楼4层 水木汇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