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年 / 青年生态 / 正文

李晴妍:初踏征程 走近“中国式养老之痛”

2018-07-30 12:40:39 作者: 李晴妍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关爱空巢老人实践小分队在杭州客运中心、杭州图书馆、钱江国际时代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了解公众对“空巢老人”的认识程度,为接下来为期十天的关爱空巢老人系列活动进行了初步铺垫。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期间我们见证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也勇于面对快速发展带来的“副产物”。7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关爱空巢老人实践小分队在杭州客运中心、杭州图书馆、钱江国际时代广场等公共场所通过了解公众对“空巢老人”的认识程度,为接下来为期十天的关爱空巢老人系列活动进行了初步铺垫。实践团队通过访民情、下基层,对空巢老人现象及社会措施进行学习认识,以期将文明成果带入校园。

临近中午时,实践团队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认识了几位在杭务工人员。提起“空巢老人”这一话题,他们显得尤为无奈。在他们看来,农村中空巢老人现象尤为常见:年轻人求发展选择背井离乡,但是在工作地又没有办法快速适应并站稳脚跟,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是没有条件将家中老人接到城市里照应。说至动情处,他们无奈地摆摆手离开。

但老人空巢现象并不仅存在于农村中。在来自武汉的张先生看来,城市里也存在独居老人,“只不过隐匿于家长里短和广场舞中显得不那么严重罢了”。

“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是独居状态了,但她时常会过来与我们同住。只不过父母平时上班,我又在外面读书,总会有顾及不到的时候。”在张先生的印象里,即使是与儿女同住的奶奶在某些时候也是孤寂的,这表现在对他突如其来的唠叨和挂念中。由此,他对长期独居的空巢老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提出担忧,“即使是现在研发出了可以监控老人健康状态的电子科技产品也无法保证老人独居的安全问题,毕竟这其中有极大的人群是无力支付这笔开销的。”

“我们欣慰于社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且持续地采取行动给独居老人以关怀,同时也感慨老人心上难以弥补的遗憾。”结束了一天的走访,小组成员颇有感触。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即将踏上新的路程,前往孝道文化村渌渚镇,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雄孝子祭”对当地孝善文化的影响。

杭州客运中心合影

杭州客运中心合影

杭州图书馆谈及空巢老人现象

杭州图书馆谈及空巢老人现象

钱江国际时代广场采访外来务工人员

钱江国际时代广场采访外来务工人员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