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青年 / 体育娱乐 / 正文

奥运十年改变了中国 全球华人集体的记忆

2018-08-11 11:28:00 作者: 刘结球 评论: 字体大小 T T T

奥运十年改变中国 全球华人集体记忆

北京冬奥组委于“全民健身日”举行全民健身活动。(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刘结球北京报道】2018,北京夏季奥运会迎来举办10周年纪念。十年前的8月8日,奥运会终于到了中国,到了北京。

而今,这场被期待了许久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虽早已结束了,但十年间其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则渗透到了一个城市、一批人甚至整个中国社会。自从那一刻起,这片土地上便留下了“奥运”的痕迹。

十年前办奥运 公交公厕集体改造

时间回到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2008名演员击缶,齐声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拉开了为期17天的北京奥运会盛宴。这是包括北京女孩牛菁在内的许多中国人记忆中的“奥运时间”。

“可能是因为奥运会申办太不容易了,所以2008年以及之前几年的北京一直像攒着一股劲儿。”牛菁这样对《侨报》记者说道,十年前的她还坐在教室里奋战高考,如今回想起北京这十年来的变化,“可以说,现在在北京走的很多路、坐的很多条地铁,都是当年奥运会的痕迹了。”

当时,为了筹备奥运会,北京进行了很多交通建设,首都机场T3航站楼在2008年2月正式启用;当年8月1日,伴随着“亚洲最大火车站”——北京南站和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北京地铁的承载量和线路长度都实现了翻倍。还有许多新增的公交线路和车辆方便出行。如今,北京的交通还在不断完善,首都国际第二机场已开工3年多,即将在2019年全面投入使用。

另外,为了提高空气质量、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开始减少市区内一些施工建设,并首次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这是北京女生小陈眼中这座城为奥运会积蓄的一股能量。2007年的“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期间,北京开始单双号限行;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和其他省区市进京机动车按单双号行驶。这项举措减少北京街道上45%即330万辆的机动车。同样,这也促进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使用,每天能让公共交通多输送400万乘客。此后,济南、兰州、重庆等城市也相继加入了“限行”队伍,以此改善交通状况,加强城市治理。

还有一个让牛菁和她的朋友们感受深刻的“印记”是,自从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的公共厕所变多了。

路透社曾报道,北京2005年7月曾发起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公厕革命”,两个月时间已基本完成对1100座公厕的改造。香港《南华早报》也曾关注中国的“厕所革命”,称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时,当时的中国国家旅游局担心如果厕所不过关,奥运会也会受影响。中国在2004年翻修了大量公厕并在当年主办了世界厕所峰会。自2015年以来,中国官方共牵头完成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8万座。还有6.4万座旅游厕所将在2018年到2020年间新建、改扩建。

志愿者意识萌芽 170万人攒着一股劲

为北京奥运会还攒着的一股劲儿,来自志愿者队伍。据奥运会官方网站介绍,北京奥运会全部比赛场次达302场,场内场外的大小事务都需要志愿者的参与。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奥运会约有170余万志愿者参与工作,其中赛会志愿者10万人,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的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

2008年正在北京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赵李贞就很“幸运”地通过选拔成为170余万志愿者之一。“当时真的有一种很青春、很雷厉风行的感觉。”被分到北京新闻中心提供志愿服务的她向《侨报》回忆道,从开幕式当天几乎忙到所有赛事结束,多半是学生群体的志愿者们不仅要帮助新闻中心的外国记者们使用仪器设备、引导指路等等,更多的还要为记者们介绍北京和中国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赵李贞印象最深的,是奥运志愿者能享受到的一项福利——免费搭乘公共交通。

志愿者的热情则被赛事组织者认为是一个提高公共教育程度、鼓励人们了解奥运会历史和价值、传统中国文化、公共利益、国际规范、外语知识的桥梁。赵李贞回顾北京奥运会之后这几年,认为留给自己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是志愿服务时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二是日后养成乐于帮助别人的生活理念。“2008年是中国志愿服务元年,志愿意识、志愿精神从那时开始萌芽,接着在各类活动中摸索发展,2014年开始志愿服务朝着制度化、专业化方向演进,北京圆满完成了APEC会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工作。”2014年曾担任APEC会议首席志愿者培训官的任炜介绍。

华人华侨捐资“水立方” 挥别夏奥迎冬奥

这样一场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也是属于海外华人华侨的记忆中珍贵的一部分。虽然奥运赛事早已结束,但十年来北京的许多奥运场馆依然在投入使用。其中,水立方对于华人华侨来说则与众不同。

2002年7月,北京市官方决定在准备兴建的奥运会场馆中拿出一个,由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华人自愿捐资建设。之后,北京市政府指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为共建场馆。得知这一消息,海外许多华侨华人纷纷组织募捐活动。美东知名侨领花俊雄8日向《侨报》记者感慨道,大家当时都觉得“报国有门”,“我当时把全家人的名字都报上了”,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健康状况未能赴北京参加奥运闭幕式。

旧金山知名华人专栏作家、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招思虹也是捐赠者之一。当年,她听到奥运会场馆将由华人捐资建设的消息时,便号召家人、亲朋等20余人联合捐赠。

曾任捐资人代表的她2016年到访了水立方,这也是她自2008年以来第三次到访场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一次来水立方都有不同的惊喜”。如今,这里早已建起了捐赠者留名廊,招思虹2016年在参观时不停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名字,“这一行、这一排都是我们的名字,我都要拍下来带回去让他们看。”

除了水立方,过去十年间,鸟巢、水立方和五棵松体育馆等大型场馆,都经历了“奥运遗产”的市场化转型。在奥运会结束后的前6年内,“水立方”就已举办活动接近千场,为近百万群组提供了健身服务。国家体育场“鸟巢”已承办大型赛事活动300多场,现场观演人数超1200万人次。据近期举行的第四届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项目推介会上的消息,奥运会后十年来,“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所在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亿人次。

今年也是北京冬季奥运会倒数4年,历史上还未有哪一城市能像北京一样与两季奥运会都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的缘故下,这些场馆又开始了从夏奥到冬奥的准备。

当年在奥运会期间人声鼎沸的体育场馆,现在正悄悄地改头换面——水立方变身冰立方,为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做准备;五棵松体育中心要承办短道速滑比赛;国家体育馆4年后将被冰球运动占据……

奥运精神永流传 体育消费成为时尚

十年后的中国,奥运会期间的新规则已成为了民众生活的日常。奥运会带给中国的改变,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人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对于许多中国民众来说,奥运会不只是一场体育赛事。一位曾报道过北京奥运会的记者向《侨报》表示,奥运会给中国民众带来的不只是观看体育赛事的热情,还有一种去参与体育运动的全民健身意识。而这恰恰也与奥林匹克运动“重在参与”的精神相契合。

北京奥运后,中国政府在2009年批准将每年8月8日作为全民健身日。在2009年首个全民健身日中,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举行的首个“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组织近4万人进行太极拳展示活动。

据《北京晨报》报道,为了筹办奥运会,北京一片叫做“洼里”的15.7平方公里土地上关闭了148家企业,拆除了3974户民居,2.3万人告别了祖辈生活的家园。2004年4月,这里更名为奥运村。

早在1992年,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洼里就已成为部分奥运场馆的选址。为此,洼里人放弃种水稻、大量植树,在1.2万亩土地上种下苍松、翠柏、银杏40余个树种,超50万株树,构成今天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雏形。

据牛菁介绍,她的父母退休后常开车20多分钟到奥森公园去运动。“以前很难在城市里有一块环境优美、健身设施齐全的公园,我爸妈就只能在家附近的小公园运动,那里的道路多半都是石子石板,不像奥森的步道、跑道都是塑胶的,更适合锻炼。”

伴随着北京奥运之后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体育产业的兴起也愈发受到重视。

在中国的大中城市,为健康而消费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时尚。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保龄球、滑板、女子拳击、沙弧球、跆拳道、高尔夫球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记者也观察到,许多身边的小社区也配备来多样的体育设施,健身之风也十分流行,民众对体育消费较大规模的需求开始形成,体育产业也不断壮大。

回望这十年来,从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比赛场馆、交通建设,到城市形象的演化,体育产业发展以及民众生活理念的转变,奥运会就像一个载体和催化剂,会给中国留下了永久的经济、城市生活、社会和历史印记。

责任编辑:东方
来源: 欧洲时报
相关推荐: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
时间:
2017年03月03日 ~2017年03月04日
地点:
南锣鼓巷地铁站和张自忠地铁站之间 (确认报名后,告知具体地址)